查看原文
其他

XPM·新展预告丨《观看之道:今日摄影中的历史映像》追寻影像历史,新启观看之道!

谢子龙摄影博物馆 谢子龙影像艺术馆 2022-07-27


  1870年代,剃头匠。摄影师 华芳照相馆

(该影像原作由谢子龙摄影博物馆收藏)


  2007年,《白夜》系列,烫发的老人。艺术家 冯立


正如评论家约翰·伯格在《观看之道》(1972)中指出:“正是观看确立了我们在周围世界的地位”。本次展览意在打破“中国早期摄影”与“中国当代摄影”的研究边界,尝试对中国摄影史进行新的叙述方式。当代摄影艺术的新发展和新思考与中国早期摄影形成巨大差异,画面直观的变化展示了当代多元解构的创作思考,由此产生了中国摄影史内部的连续对撞


2021年9月16日,谢子龙摄影博物馆馆藏对话展《观看之道:今日摄影中的历史映像》即将开幕,2021年9月17日至2022年8月28日面向社会大众开放。






2021年谢子龙摄影博物馆馆藏对话展

观看之道:今日摄影中的历史映像



展览时间2021年9月16日—2022年8月28日

展览地点谢子龙摄影博物馆三楼 6号展厅

策展人董冰峰

策展助理:华 剑



29幅 珍藏历史影像

29位 当代摄影艺术家

两端 中国摄影史 的链接

一场 跨越时空 的对话


扫码购买门票







谢子龙摄影博物馆一直以“收藏中国影像历史、弘扬影像艺术文化”为立馆宗旨,完整收藏了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摄影史早期影像。本次展览延续了用藏品讲述中国摄影史的馆藏展览传统,从万余件藏品中挑选出29幅历史影像还原近代中国的社会图景,并特邀29位当代艺术家的影像作品展开中国摄影史跨越两端的对话,将历史影像与当代影像进行一对一的并置,同一面展墙下、不同时空的两幅作品将同时被观众接受与解读。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查尔斯·库利在1902年提出“镜像自我”理论:他人如同一面镜子,从这面镜子中可以照出我们自己的样子。影像亦是另一幅影像的镜子。



策展人

董冰峰

现为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研究员。2005年至今曾先后担任广东美术馆与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策展人、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副馆长、栗宪庭电影基金艺术总监、北京OCAT研究中心学术总监。同时他也担任多个艺术机构、艺术理论丛书和影展的学术委员、主编与国际评委。董冰峰曾获“CCAA中国当代艺术评论奖”(2013)、“《YISHU》典藏国际版中国当代艺术评论奖”(2015)和亚洲艺术文献库“何鸿毅家族基金中华研究驻留奖”(2017)。董冰峰的研究领域包括影像艺术、独立电影、中国当代艺术史、展览史与当代批评理论。



策展助理

华 剑


现为谢子龙摄影博物馆典藏部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晚清历史影像。200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新闻系,2008年至2018年任职于潇湘晨报摄影部,曾获2013年国际性新闻赛事华赛非战争灾难类优秀奖。







“观看之道:今日摄影中的历史映像”展览共分为四个单元:风景的发现身体剧场诗意的日常景观再造



WAYS OF SEEING ● 风 景 的 发 现 ●


  1870年代,俯瞰方广岩寺(永福寺洞天)。

摄影师 福州同兴照相馆

(该影像原作由谢子龙摄影博物馆收藏)


  2018,《洞天新录》系列,武当山洞。艺术家 塔可


第一单元:风景的发现



第一单元“风景的发现”中讨论了风景摄影从眼之所见到心之所思的跃迁。以美景记录者目光为代表同兴照相馆在1870年代拍摄下福州永福寺洞天;而2018年塔克拍摄的武当山洞则彰显了艺术家更自我的精神投射。用于发现风景的镜头已经从外部转向内部,从清晰转向模糊,外部的洞穴不再引人入胜,精神世界的洞穴却依旧神秘动人。




WAYS OF SEEING ● 身 体 剧 场 ●



  1900年代,行酒令。摄影师 佚名

(该影像原作由谢子龙摄影博物馆收藏)


  2013年,《疯狂阅读》。艺术家 王庆松



第二单元:身体剧场



当代摄影的颠覆性在第二单元“身体剧场”被更加凸显:历史影像中摄影作为最初的文献记载方式,突出了摄影媒介的客观属性;而当代影像中,随着时代的急剧变化,简单记录已经不能反映这个复杂的社会,因此当代艺术家选择特定涵义的场景与人物来传达个体对于世界的看法和理解。摄影表演与电影表演截然不同,摄影表演与传统戏剧中的“亮相”更为接近,它是非叙事性的,但却利用了叙事性的心理机制。如,历史影像中女子读书的形象(被认为是现代性的象征)被相机忠实的记录下来,而当代影像里王庆松挪用了《最后的晚餐》构图,以当代置景导演的拍摄方式去探讨对教育的思考:我们为什么如此疯狂、勤奋的学习和阅读?我们都阅读了些什么?




WAYS OF SEEING ● 诗 意 的 日 常 ●



  1870年代,一家人在照相馆的合影。摄影师 华芳照相馆(疑似)

(该影像原作由谢子龙摄影博物馆收藏)


  2012年,《移动照相馆》系列,北京薛氏家族合影。艺术家 马良



第三单元:诗意的日常



展览的第三单元“诗意的日常”则将镜头推近到每个人的身边。随着摄影技术的升级和图像传播成为主流,影像记录早已成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英国学者本·海默尔在《日常生活与文化理论导论》中写到:诗学必须被理解为既是对于日常所显示出来的各种形式的探索,又是语言和生活之中的某种创作性活动。家庭合影在晚清等级社会的背景下,人物的排列顺序象征了人物在家庭中的地位;而当代影像中,艺术家马良在中国的35个城市的35个临时空间里,就地取材地搭建起了多个临时的照相馆。以前的照相馆是被动刻板的记录屋,而马良的照相馆则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主动且流动地为人拍摄,以此去寻找这世界上幸福的、浪漫的、善意的事情。




WAYS OF SEEING ● 景 观 再 造 ●



  1880年代,修鞋的小贩在照相馆内摆拍走街串巷的情景。摄影师 佚名

(该影像原作由谢子龙摄影博物馆收藏)


  2009年9月9日,《风景墙》系列,上海大连路。艺术家  倪卫华


第四单元:景观再造



“景观再造”是展览最后一个单元,历史影像中的景观多只是作为表象而存在,比如修鞋的小贩是以人类学的方式拍摄了侧面影像;而当代影像中的景观则被认为一种理解当代生活的概念工具,艺术家倪卫华把广告牌中的风景与在广告牌前匆匆而过的行人抓拍结合于一个画面之中:四位建筑工人正路过他们建造施工的楼盘效果图。历史影像里,小贩和背景墙的关系是一体的;而在当代影像里农民工和背景墙的关系是割裂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当代影像通过这样的并置来强调社会反差与阶层分裂。








策展人VIP临近导览


时间:9月16日 14:30-15:15

地点:谢子龙影像艺术馆三楼 6号展厅


* 9月16日本展览仅对XPM会员与邀约嘉宾开放

扫码咨询XPM专属小助手

 





XPM影像学术论坛

主题:《当代摄影创作与摄影策展》

时间:9月16日 15:30-17:30

地点:谢子龙影像艺术馆一楼 多功能厅

主持人:董冰峰

嘉宾:王庆松、黎朗、蔡萌、卢妮


议题介绍:随着新世纪以来技术的急速发展与更迭,摄影艺术创作及其观念也必须放置于新的技术文化与全球视野的现实环境和互动网络之中。

以谢子龙摄影博物馆的馆藏对话展《观看之道》为背景,本次论坛邀请两位参展艺术家与两位国内具代表性的艺术机构负责人,就当前的摄影创作与策展实践中面临的历史与现实、公共与个体、图像思想与社会活动等议题进行讨论。


扫码报名学术论坛,添加请备注“16号论坛”

仅限100位参与名额


嘉宾介绍


王庆松

于1996年开始影像创作。在国内外诸多美术馆和画廊举办过40多个个展,参加过威尼斯双年展、基辅双年展等多个国际双年展。多次在国内外重要艺术馆举办个展。作品被美国纽约国际摄影中心、纽约现代美术馆、盖蒂美术馆等60多家公立美术馆收藏。


黎朗

目前生活和工作于成都。参加过国内外众多艺术机构展览,曾获得过中国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刺点摄影奖(2019);美国琼斯母亲国际报道摄影最高奖 The Motherjones Medal of Excellence(1998)等奖项。作品被美国旧金山现代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澳大利亚悉尼白兔美术馆等多个机构所收藏。


蔡萌

美术学博士,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研究员,影像艺术中心主任,策展人

策划“首届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2013)、“中国当代摄影2009-2014”(2014)、“第二届CAFAM未来展”(2015)、“第二届、第三届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2015、2018)和“罗杰·拜伦:荒诞剧场”(2016)等多个展览。


卢妮

现任谢子龙影像艺术馆执行馆长。策划多个国际影像艺术展览及学术研讨,探索艺术馆的在地性对城市文旅产业的价值,积极研究非国有艺术馆可持续发展的出路,提出了“内容+场景”的新模式,让艺术链接更多更广泛的圈层,推动影像艺术的跨界传播。





用影像开启跨越时间的对话 ●


编辑 / kaka




本期话题互动

在文末留言参与讨论 #关于艺术馆你想到的事

我们将在留言中选取点赞数最高前5位朋友获得XPM四周年文创伴手礼一份(内含艺术馆展览通票一张)。

*9月19日开奖,兑奖时间为9月30日前,逾期无效。


四周年活动合集戳链接

XPM·四周年 | SEEING THE UNSEEN,想与你一起去到更广阔的世界



 更多活动  More




 正在展出  On View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